多肉的莖幹和葉片飽含水分,若冬季溫度低於零度的時候,它內部就會結冰。從微觀上說,其內部的細胞膜破裂,細胞質大量溢出。外在表現就是化水,用手輕輕一捏,葉片就會流出半液體狀的物質,俗稱凍傷。若此時低溫持續,多肉就很容易被真菌感染而發生病害,最後慢慢腐化而亡。
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,多肉在冬季的養護也要有一套對應的方法。今天就由雲南多肉基地的小編告訴大家吧!
冬季保溫是首要為了多肉體內的水分不結冰,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溫措施。在北方普遍有暖氣,可以將多肉搬回室內養護,這樣就不會凍傷了。但如果室內光線較差,還要注意避免肉肉徒長,可以將多肉放在光線充足的窗台養護,隔著窗台曬。
在沒有暖氣的地區,也可以考慮在陽光充足的陽台上製作一個小型的溫室,隻需要一塊透明的塑料袋即可,把肉肉放在裏麵養護,隻需偶爾打開通一下風,這樣肉肉就不會被凍傷。
若在我國中、南部地區,若溫度在5-10℃之間,其實是讓肉肉上色的最佳溫度,不必悶養哦!因為在這種低溫環境,若能使肉肉每天接受3-4個小時的光照,那麽就會呈現出完美的果凍色哦!
控水避免徒長
當氣溫低於10℃時,大部分肉肉都會進入休眠狀態。此時多肉並不需要水分來維持生長,高濕的土壤隻會使肉肉根係的滋生病菌、腐爛,所以要嚴格控水。
在北方若將肉肉搬回室內養護時,溫度在10℃到20℃之間,肉肉無法休眠,為了避免徒長,也要嚴格控水。除非土壤已經幹得肉肉會渴死,否則堅決不澆水。理由是肉肉此時正在努力向上生長尋求陽光,而此時澆水隻會幫助肉肉徒長,影響品相。
多肉溫室
除菌避免根係腐爛
無論是在室內還是溫室養護,通風的情況都比較差,此時多肉麵臨的威脅就是病菌。為了減低病菌的危害,將多肉搬入室內或自製小溫室的前期工作就是要殺菌殺蟲。